极端天气频发 全球变暖加剧在作怪
连日来极端天气灾害牵动人心。7月17日以来,河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,其中郑州、鹤壁、新乡局地超过900毫米,超过1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达到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,截至7月26日12时,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290.74万人受灾;与此同时,中央气象台连续8天发布高温预警,南方及西北等地“热得发紫”;7月18日,台风“烟花”生成,“查帕卡”紧随其后,扰动沿海地区。
放眼全球,西欧突发强降雨引发洪灾,200多人遇难;历史性高温席卷北美,数百人丧生;加上此前的超强寒潮、极端沙尘、龙卷大风,罕见天气事件接连来袭,这些都指向一个关键词:极端天气。
极端暴雨预报是全世界一道难题
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统计,河南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7月20日16时到17时的降水量,几乎占郑州常年总雨量——640.8毫米的1/3。“这样的小时雨强在世界上都是相当极端的,危害性极大,出现城镇内涝等气象次生灾害几乎不可避免。”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亚丽说。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说,7月17日以来河南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、持续时间长、降水区域集中,小时雨强的极端特征也非常明显。其中,1小时201.9毫米的记录,超过了中国大陆有气象记录以来小时雨强的极值。
“从天气角度来讲,特大暴雨不仅要有非常充沛的水汽,要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把水汽变成大水滴降落下来,还要有周围多种天气条件与之配合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。这些年来,我国暴雨研究和预报不断取得进步,但大气运动的混沌性,决定了天气预报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,同时暴雨因其局地性、突发性和活动规律多变等特点,其形成机制迄今尚未被研究透彻,依然是全世界气象领域的一道难题。“要抓住1小时超过200毫米这种极端的暴雨,更是难上加难。”李泽椿说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降雨?
对天气预报员和气象科研人员来说,造成此次河南强降雨的几大因素是相对清晰的: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,尚处在洋面上的台风“烟花”在向我国靠近的过程中输送丰沛水汽,加之太行山区、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影响,以及对流“列车效应”明显等。
气象界关于暴雨的划定,是以24小时总雨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为标准的。但暴雨是在24小时内均匀下完,还是在短时间倾盆而下,不仅给公众的观感不同,对社会运行、安全生产等各方面的冲击也不同;暴雨下在日益“增长和扩大”的城市,还是脆弱的乡村,也会导致迥然不同的局面。
近些年为何会有这么多极端天气出现,又当如何避免和减少异常天气?关于这个问题,国内外气象专家其实早有论断: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将会增加。近期,西欧发生严重洪涝灾害,我国河南出现的特大暴雨,都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具体表现。
从1990年开始,中国气象局便在我国青海瓦里关进行温室气体监测。监测结果显示,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,表明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在不断增加。“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被反复证明,是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的特征,是气候变化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主要原因。”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善允说,这带给人类社会发展很多的风险和挑战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解释,气候变化统一的尺度,是看30年平均温度的变化,目前人们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增温趋势线。全球变暖并不一定意味着“今年就是暖年”,但随着气候平均状态的变暖,原来不经常发生的极端的天气事件,就跟着发生了。面对这种情况,人类一个关键举措就是减排—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。2020年9月,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,在应对气候变化、履行《巴黎协定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出努力。
在工业革命前,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280ppm左右,这个浓度产生的地球温度适宜人类居住。后来,这一浓度越来越高,20世纪80年代,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340ppm左右,而2020年该浓度最高已经达到417ppm。人类碳中和行动任重道远。